
蒼穹戰線格拉默
2 Piece Set
使裝備者的攻擊力提高
Relic Pieces

格拉默的鐵騎兵團
NECK
蒼穹帝國格拉默享有數萬光年的廣大疆域,遠眺銀河,雄心勃勃。在帝國最強盛的紀元裡,格拉默的女皇,也就是至尊無上的泰坦尼婭陛下建立了恢宏的艦隊,誓將文明碩果帶往所有蠻荒的邊境,令其領略帝國的仁慈,歸於一統。 然而遠征最終折戟沉沙。自天幕彼端,蟲裔洶湧而來、無窮無盡。格拉默的軍隊反抗、失敗;反抗,再失敗……殖民地盡數失散,引以為傲的鋼鐵艦隊接連淪陷。在生有複眼與鞘翅的群魔圍攻之下,格拉默子民的呼告聲被絕望淹沒,蒼穹從此支離破碎。 直到某一日,身披機械戰甲的騎士從天而降,將鋪天的蠹蟲殲滅殆盡。銀白的鐵騎從此往返於帝國各個星區,跨越滿目瘡痍的疆土,抵擋覆滅星系的災厄。他們宛如為對抗蟲群而生的戰士,無人知曉這些鐵人面具下的真容,但他們的降臨有如神明垂恩,令蒼穹的曙光再現人間。在女皇的統率下,格拉默的鐵騎兵團馳騁天際,終於遏阻敵潮,為帝國帶來片刻喘息。 但在和世仇永無休止的戰鬥中,帝國變得越來越像自己的敵人——越來越多的鐵騎飛上高空,一如蟲潮來襲的那一日,將蒼天遮蔽。人們投向女皇和騎士的視線,已然和對待蟲群異類的恐懼目光毫無二致。也許終有一日,帝國會獲得它想要的勝利。可是那一天,格拉默是否還是人類安憩的樂園? 在戰火不熄的格拉默邊境,鐵騎兵團構成了最後的防線。戰艦之上,沉默的騎士們身負使命,承載著整個帝國的希望,迎擊淹沒群星的敵潮。

格拉默的寂靜墳碑
OBJECT
博識學會的史學家認為格拉默共和國毀於蟲潮之災;而另一種觀點稱,格拉默共和國毀於對強敵的全面超越。 為了自蟲群的恐怖攻勢下扭轉局勢,執政議會孤注一擲,決心為適應戰爭而動搖人類的本質——創造出「為戰而生」的兵器。 這一切的成果便是「泰坦尼婭」。不掌握任何權力的女皇以心靈感應指揮、約束著與她相連的騎士。在這些戰士被編織的夢中,存在的意義即為守護泰坦尼婭和她的「帝國」。在短暫的生命中,他們學習、戰鬥,接受女皇的統領,無畏迎敵,又光榮戰死。 無人知曉這一謊言是何時被揭破的。是從格拉默領土上的舊人類低於某個比例的那一天開始?是從科學家們發現女皇開始向囚禁展開反抗的那一天開始?還是……從蟲群的攻勢消散殆盡的那一天開始? 人們只知曉鐵騎兵團為不存在的「帝國」付出了一切。在數十年的血戰後,機甲與蟲肢的殘骸化為漫天碎片灑在格拉默星域的每一處,連綴成一條「死亡之河」。當殘餘的蟲群再也無法構成威脅,議會的領袖敲響和平的鐘聲,告知萬民他們驅散了遮蔽蒼穹的天災,而共和國將重新迎向黎明的曙光——但到來的卻非白晝,而是另一場黑夜的伊始。 那之後,名為格拉默的文明消逝了,人們渴盼許久的和平永遠降臨在了無主的星域。星塵與殘骸匯成長河,一同在星間靜靜流淌。